当前位置:首页 > 11 > 正文

科创板首单GDR花落杭可科技 沪深交易所三大板块GDR项目瑞交所聚首

  • 11
  • 2023-02-22 05:01:10
  • 160
摘要: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日报 2月22日,首家科创板企...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日报

科创板首单GDR花落杭可科技 沪深交易所三大板块GDR项目瑞交所聚首

  2月22日,首家科创板企业杭可科技发行的GDR正式在瑞交所上市。至此,沪深交易所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均有公司发行的GDR登陆瑞交所。记者综合梳理同花顺iFinD数据及上市公司公告发现,自2022年2月11日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新规发布以来,包括杭可科技在内的10家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GDR在瑞交所上市,累计募资总额达33.6亿美元。

  “科创板的首单GDR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优质的科创公司逐渐获得境外交易所及国际投资者的认可。”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陆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将起到标杆示范作用,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科创板企业考虑通过境外发行GDR的方式筹措资金,进一步深化中欧证券市场互联互通。

  瑞交所成GDR热门上市地

  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新规拓展了参与业务的境内外证券交易所的范围。境内方面,从上交所拓展至深交所,符合条件的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可申请到证监会认可的境外市场发行GDR.境外方面,从英国拓展至瑞士、德国市场。

  “目前,A股上市公司赴境外发行GDR的政策指导和执行流程逐渐成熟,为境内资本市场连接了更为多元化的境外资本市场;政策鼓励更多境内优质上市公司拓宽境外融资渠道,也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境内资本市场的新途径,扎实推进了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管朱正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此后,瑞交所成为热门上市目的地,沪深交易所三大板块——主板、创业板、科创板GDR项目相继落地。

  具体来看,2022年7月28日,科达制造、杉杉股份、格林美、国轩高科4家首批沪深交易所主板公司发行的GDR在瑞交所上市;时隔近两个月后,9月21日,首家创业板公司乐普医疗发行的GDR在瑞交所上市;今年2月22日,首家科创板公司杭可科技发行的GDR在瑞交所上市。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治衡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上市企业来说,瑞交所具有高效、开放的金融环境,吸引了广泛的全球投资者,我国企业奔赴瑞交所上市有利于加深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的了解。同时,瑞交所具有成熟的监管体系和技术平台,这意味着登陆瑞交所的中国企业都是经过标准审核的,有助于促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锂电池企业融资需求迫切

  数据显示,上述10家公司通过发行GDR,累计募资规模达33.6亿美元。其中,东方盛虹、国轩高科、欣旺达分别以7.18亿美元、6.85亿美元、4.4亿美元的募资规模居前。

  陆景表示,GDR海外融资项目有着业务拓展面广、融资金额用途灵活、审核流程更加平滑等特征,有利于加速公司国际化进程,使得企业在未来有更多机会调动国内外产业链,满足发展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池企业成为瑞交所上市的主要力量,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据悉,前述10家企业中,欣旺达、国轩高科、杭可科技等6家来自锂电池行业,占比达60%。以欣旺达为例,相关GDR项目获得投资者的踊跃认购,并实现了较高的外资投资者获配比例。

  “锂电池企业融资需求迫切,同时迎合了海外投资者的投资需要,共同推动了相关企业竞相通过GDR上市。”陈治衡分析称,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作为其重要的动力源,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锂电池行业发展空间广阔,企业融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锂电池行业关键技术屡获新突破,海外市场也对中国的优质企业关注倍增,同时带来的是投资需求的增加。

  有助于中企提升海外知名度

  总体来看,GDR已成为A股上市公司海外融资的主渠道之一,赴瑞交所上市企业数量越来越多。除了上述10家企业外,还有37家企业正在推进GDR上市进程。从上市进展来看,方大炭素、先导智能步伐最快,相关GDR项目均获两地监管部门的批复;星源材质等3家GDR项目获证监会批复,2家GDR项目获瑞交所监管局附条件批准;其余企业也在有序推进中。

  陆景表示,当前中国企业纷纷通过GDR赴海外融资,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尤其是欧洲的知名度,在更多元的投资市场交易的同时建立起国际品牌力。

  陈治衡表示,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和科技存在较大的互补性。企业可以通过GDR上市获得更多的相互认可和资金支持,为实现双方的技术人员交流打下基础,从而推动技术创新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另外,两地市场在消费和产业需求上具有较大差异,为两地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互补机会,使得双方企业可以合作共赢。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发表评论